自8月15日起,广东省实施全省统一的、准入法管理的诊疗项目、医用耗材目录,并将心理治疗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该项举措推动了心理治疗的有序发展,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并接受心理治疗,可谓是提高民众心理健康的良心之举,这在全国亦为首次。
同时,这也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有力举措。
早在2016年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提出后,国家22部委就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》,这是第一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性指导文件。
文件指出,要大力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,各行各业普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,为在职、在校人员、社区群众等提供心理健康服务。
对大众群体而言,这无疑是个重大的利好,对中国心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,医保制度的落实可以持续培养大众的心理健康消费习惯,医保的普及也必然会推动国内心理治疗的进一步发展。
据《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》调查显示:我国73.6%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,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.1%,而心理健康的人仅占10.3%。
根据卫健委曾公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已达2.1%,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.98%,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则更多,而这些心理疾病的识别率却不足10%,就诊率不足3%。
大量心理学和医学研究以及众多实践也表明,人的心理与生理不仅密切相关、相互影响,而且心理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,不少生理性的躯体疾病都是由不良心理因素引发的。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曾提出,70%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。当情绪被积压到一定程度,就会在身体上爆发,因此,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同时也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。
当前,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,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,竞争压力不断加大,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。青少年阶段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,在学习、生活、就业、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不断增大,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和心理障碍患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。企业员工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,则会导致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下降,使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降低,甚至引起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心理问题的出现,是长期负面情绪的累积导致,干预治疗的路也必然任重道远。
据调查,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来说,90%的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,因此并未采取措施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与治疗,这就导致个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激励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。
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,身心健康,缺一不可。温饱小康,可以用收入数字来衡量,但美好幸福的感受并不能完全用数字来满足。关注每个人内心的健康,才能真正夯实我们整个社会健康、平稳运行的基础。
心悦灵自2016年开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在心理健康领域布局,5年间初步建成了“技术研发体系、软硬件产品体系、心理健康服务体系、心理培训课程体系”的心理产业化格局,累计服务全国6000多家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学校。
未来,公司也将继续秉承“十九大”精神,围绕“十四五”时期的目标,落实以“平安中国、健康中国、幸福中国”为核心的“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”。加强心理知识的科普工作,建设普及心理辅导中心,心理减压加油站等多领域的心理服务解决通道,努力让社会全民的心理健康提升更容易,心理服务更便捷。